在癌症诊断领域,PET-CT 常被看作是先进的检查手段,不少人觉得它能 “看穿” 身体,找出所有癌症。但实际上,PET-CT 并非无所不能,它有自身的局限性。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PET-CT 的工作原理,以及它不能查出所有癌症的 3 个关键原因。
PET-CT 的工作原理PET-CT 是将 PET(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)和 CT(计算机断层扫描)结合的检查技术。检查时,患者会被注射一种含放射性的葡萄糖类似物——氟代脱氧葡萄糖(FDG)。
由于癌细胞生长迅速,对葡萄糖的需求比正常细胞高很多,会大量摄取 FDG。PET 能捕捉到 FDG 在体内的分布情况,形成反映代谢活跃区域的图像;CT 则能提供精确的解剖结构信息。两者结合,医生可以更清晰地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异常病变。
这种技术在癌症的分期、转移灶检测、疗效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。比如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,PET-CT 能帮助医生判断癌细胞是否扩散到其他器官,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PET-CT 的 3 个局限性1. 对低代谢癌症不敏感
展开剩余66%PET-CT 的检测基础是癌细胞的高代谢特性,但有些癌症代谢水平和正常细胞差异不大,被称为 “低代谢癌症”,这类癌症很难被 PET-CT 发现。
2. 难以发现微小病灶
PET-CT 对肿瘤大小有一定要求,一般来说,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病灶很难被它识别。这些微小病灶可能还处于早期阶段,癌细胞数量少、代谢活动弱,无法在图像上形成明显的异常信号。
3. 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
PET-CT 的图像解读并非绝对准确,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,干扰诊断。假阳性是指把非癌症病变误判为癌症。比如活动性肺结核、肺炎等炎症性疾病,由于炎症细胞代谢活跃,会摄取较多 FDG,在 PET-CT 上可能表现出与癌症相似的 “亮点”,导致误诊。
假阴性则是指癌症被漏诊。有些癌症位置特殊,如大脑深部的肿瘤,可能被正常组织的高代谢信号掩盖;还有些癌症如印戒细胞癌,本身代谢不活跃,难以通过 PET-CT 检测出来。
关于 PET-CT 检查的合理认识PET-CT 虽然先进,但不能替代其他检查手段。在癌症筛查中,它并非首选方式。对于普通人群,更适合根据年龄、性别、家族病史等选择针对性的筛查项目,如乳腺钼靶用于乳腺癌筛查、胃肠镜用于消化道癌症筛查等。
PET-CT 的优势在于癌症分期、转移灶查找和疗效评估。例如,对于已确诊癌症的患者,PET-CT 能帮助判断癌细胞是否转移到其他部位,从而确定病情分期;在治疗过程中,能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图像,评估治疗效果。
总之,PET-CT 是癌症诊断的重要工具,但并非能查出所有癌症。了解它的局限性,合理选择检查方式,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,为癌症的早发现、早治疗提供有效帮助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湘潭市中心医院 熊柯皓】
【编辑:92 】
发布于:湖南省奢玺融配资,股海策略,正规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